从电子扫盲看互联网

发布于 2024-07-07  331 次阅读


本文章大约 1706 字,预计阅读时间:6 分钟
注意: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4年7月7日,已超过60天没有更新,文章内容可能已失效,请自行测试!

前言

最近一段时间,“电子扫盲”这个梗突然火了起来。扫盲大家都知道,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进行了全国性的扫盲运动,旨在提高国民的知识水平和道德素质。而“电子扫盲”、“赛博扫盲”,顾名思义,自然就是科普计算机等方面的互联网知识。据我所知,这个梗最早起源于B站上的UP主庄不纯发布的一则“电子扫盲课—网盘下载压缩文件及解压缩教学”视频,以此来教学如何解压文件。于是这一“电子扫盲”的标签就在网上大热。但是到了6月23号,UP主就宣布了停更,“扫盲”失败。

互联网的历史发展

1986年8月25日,北京时间11点11分24秒,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吴为民在北京710所的一台IBM-PC机上,通过卫星链接,远程登录到日内瓦CERN一台机器VXCRNA 王淑琴的账户上,向位于日内瓦的 Steinberger发出了一封电子邮件。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萌芽。1995年,中国电信开通了全国范围的互联网接入服务。1998年,新浪、搜狐、网易等门户网站相继成立,成为中国最早的一批互联网企业。之后在2000年到2009年的快速发展期,淘宝网成立、腾讯推出QQ、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等。

然而,网络快速的发展崛起同时也导致了低龄化的现象的发生。自2010年代初,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互联网接入变得更加便捷。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为孩子购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,这使得儿童和青少年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互联网。随后的各种社交媒体和短视频平台(抖音、快手等)迅速崛起,进一步降低了人们上网的门槛。截至2023年12月,我国网民规模更是达到了10.92亿人。回顾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,从上个世纪到现在,不过38年,就已经得到如此飞速的发展。

飞速发展导致低龄化

由于我国互联网的迅速发展,再加上互联网普及教育的缺失,低龄化是必然的趋势。

他们大部分在小学甚至更早的阶段就开始接触网络,而社交媒体、短视频平台、在线游戏等便成为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但是许多青少年缺乏有效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。他们往往依赖于搜索引擎或社交媒体上的信息,而不善于使用专业的数据库或学术资源来获取自己所需。更有一些青少年取得资源时,连基本的技术操作如下载、解压、安装软件等都不熟练,大大限制了其对于资源的有效利用。

于是便有了前段时间火起来的“电子扫盲”。

不止年龄

除了年龄方面的低龄化,还有一个不能忽略的心理方面的低龄化。在移动上网大规模普及之前,人们上网主要还是为了寻找资料等偏向于学术的活动。如今网络已经渗透进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,不论是小孩还是老人,而且娱乐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。这种改变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行为方式,也导致了心理低龄化现象的出现。

由于互联网的即时性和匿名性,使得用户更容易在情绪激动时发表意见,而不必承担现实中的后果,理性思考和深度讨论往往被情绪化的表达所取代。而且,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情绪化内容容易引发共鸣和情绪传染,导致更多人参与到情绪化的讨论中,形成一种“情绪共振”现象。同时在当今这个信息过载的环境,极端言论和观点更容易吸引眼球,获取关注和流量。一些用户或自媒体为了博取关注,故意发表极端言论,制造热点和争议,导致理性讨论的空间被压缩,就比如什么学新闻学的等等。

写在最后

中国互联网自1986年首次连接国际互联网以来,已经走过了38年的辉煌历程。从最初的门户网站到如今的社交媒体和电商平台,互联网在推动经济、社会和文化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我们有理由为中国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感到自豪。

然而,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同时,我们也不能忽视教育缺失所带来的低龄化问题。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缺乏正确指导的情况下接触互联网,导致他们在信息获取和使用上存在诸多问题。同时,心理低龄化现象的出现,同样是当前网络上存在的一大问题。

因此,电子扫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。但是,仅凭少数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,我们还需要社会和国家的重视,共同普及互联网的基本教育。

时代在进步,人更不能退步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参考: